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知識經濟] [網路賺錢] 互聯網的“碎片化”

互聯網的"碎片化"

"碎片化"已經成為理解互聯網的一個重要術語。然而,一般對這個術語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字面上,或者直觀的感受上。比如海量資訊蜂擁而至的時候,人們首先會感覺某種"眩暈",注意力難以聚焦、目不暇接,大部頭、長篇章已成為奢侈品;"瀏覽"代替了"閱讀","即時體驗"消解了"細嚼慢嚥";時間被切得七零八落,"八爪魚生活"是常態等等。"碎片感"無所不在,充斥於世。

  "碎片"帶來的深度焦慮,其實才是理解"碎片化"的關鍵。這種焦慮其實是"重新裝配"的衝動,是"還原"的衝動。恰恰這種衝動,是"碎片化"最大的"敵人"。

  碎片不是還原論

  拽一個哲學術語說,"碎片化"其實預示著"主體的重構",這種"重構"並非是經典主體哲學意義上的那個"獨立於客體而存"的主體的再次復活,而是行走於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邊緣的"多重化主體的誕生"。

  用比特來說,碎片化早期只是編碼與賦值;但隨著"數字化生存的展開",日益成為"有意義的生命的最小單元",那些獨立存活、獨立傳播的微博文字、可混搭的視像單元,已經成為有生命的,類似於微生物細菌級別的"活體",瀰漫在數字空間的每一個角落。碎片化就是構成人的多重生命的機緣。所有碎片化產生了一個終極問題:對整體論的重新審視。

  簡單來說,整體論和還原論在科學哲學上是兩種不同的觀點:後者是科學至上主義,認為一切都是可以還原到最小。於是切分、分解、細分,每一次"碾碎對象"的努力,都執著於一個信念:這個世界是可以通過無限切分,看得清清楚楚的。

  互聯網帶來的"碎片化"到底是不是還原呢?在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是。但另一方面,在切碎之後,這些碎片並非傾向於"復原",而是獲得了"獨立存活的權力",是可發送,可轉移,可嫁接,可混搭的。它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它只是人的某個片段,甚至不單純依附於肉身的存在,它可以在漂浮、游弋中不斷被注入生命的活性。

  舉個例子,自古以來,"通靈術"一直是人類附著於圖騰崇拜和玄學神祗的神秘支脈。現代技術發達之後,一些技術狂人在設想發明"遠程通靈術"。美國著名的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曾刊登過這樣的文章,幻想人可以通過電纜遠程發送,首先把人進行斷層掃描,然後人變成數字,然後發送到另外一個地點,對人進行重新拼裝。這就是遠程通靈術。

  另一個說法是一位腦神經生理學家彭菲爾德(Dr. Wilder Graves Penfield, 1891-1976),20世紀30年代提出"缸中之腦"的假設,意思是說把人腦與人身分離,然後泡到福爾馬林裡面。這時,大腦還是活著的,然後拿電線接過來,意思是說人的大腦和身體是可以分離的。你就會看到科技狂熱走到極端之後是多麼的可怕。不過作為哲學思考還是有價值的。這種分離也算是一種"碎片化","碎片化"是整體論的2.0版。

  整體論2.0版

  整體論的1.0版其實仍然是還原論,剛才說的"遠​​程通靈術","缸中之腦",它們都屬於還原論,他的假設就是萬物無限細分。在這種情況下,整體論反其道而行之。整體論者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把他切碎之後,切碎後的每一個個體所擁有的屬性加總起來並不是整體屬性,他們不同構,所以整體論者認為切碎和整體是兩回事,需要重新看待。所以整體論基於系統論。(當然,也有人指出,系統論是更高層級的還原論,在此不細分析了)。

  這裡我說的整體論的2.0版,是"可混搭的有機體再造"。凱文· 凱利的"新人機共同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混搭指的是主動式的、具有活力的跨界行為,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徵。每一個碎片的最小單元,可以想像成擬人化有生命的個體,或者說攜帶有"元主體"的生命基因,就像是微博上的一條記錄一樣,具備一定的活性。微博上的東西,表面上都是自己寫的或者轉發的。一旦放到網上後,你自己對其就不可控。他被轉載到哪裡,已及被誰轉載完全在你的控制之外,這個時候每一條微博就彷佛有了"生命",留下了"自主遊走的軌跡"。這些可混搭的微小碎片,又可以重新集合起來變成新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的生命週期可短可長,這種現象叫做有機體生命現象的"湧現"。

  在湧現的狀態下,生命的再造是"注入式"的再造,是賦值。外在的碎片鏈接、混搭,給我的這個文本片段帶來了新的生活意蘊,但事先我們並不知曉。所以湧現出來的總體我們是不可知的,不可預測的。在這個意義下,碎片化是指向新的整體論的。新的整體論告訴我們在整體有限思想的限制下,我們不可能得到整體的操縱感。這一點,區別於前一個版本的整體論。

  碎片化的未來圖景

  整體論第二版裡面的碎片化,帶來了這樣一個哲學詞彙others(他者),這個他者並非傳統意義上作為與主體同構的​​另一個存在,不是指另一個"肉身","他"就是碎片(當然"我"也是碎片)。無數個碎片的交織、攪拌、碰撞、混搭,所呈現出的整體"景觀",絕不是傳統機械還原論、或者機械系統論所能預測、認知和操控的。整體論的第一版裡面,是沒有others的。

  學會與"碎片"共存,或許是未來互聯網生存狀態新的模態。它預示著三種圖景:其一,不再指望一勞永逸的宏大敘事,是這個世界的終極。這個世界注定是豐富多彩的"碎片",所形成的波光瀅瀅的樣子;其二,不同層級的"碎片"自如地交織在一起,忽而呈現出某種混亂的失序;忽而湧現出某種錯綜複雜的秩序,沒有對錯、好壞、善惡,只有"相互嵌入的生命的呼吸";其三,虛擬的符號空間與實體空間融為一體,獨立個體的重要性讓位於群體的重要性,粘合群體的"筋腱",就是無所不在的"碎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