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 - Google 新聞: 學習型社團 - Oriental Daily News

知識經濟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學習型社團 - Oriental Daily News
Feb 9th 2012, 14:04

學習型社團

孫和聲

Share to Facebook

據報導,在2007年時,大馬共有4萬1528個註冊社團,到了2011年時,已劇增至7萬5800個左右。雖說,這些社團有許多並不活躍,也未按時向社團註冊局呈交年度報告,卻也足以顯示,大馬人也是頗擅於結社的。

若能有效組織與運作,這些多樣的社團,應有助於成就活躍的公民社會。實則,家國的健全運作,除了有效的政府與政黨外,也需要有效的公民社會與市場,彼此互促互督,以便保持家國的活力與均衡。

最近,巴生與萬津(Banting)的老友會與樂天會等幾個團體,在為會員提供身心健康的活動與互相關懷之外,也決定彼此合作,整合資源,定期舉辦半學術/半通俗的文史經教政講壇。(原則上每月二次,隔周舉行,多在下午2點─4點間舉行)。

這些知性活動,雖基本上以會員為主幹,卻也對外開放,歡迎各年齡層的老中青與各地的有興趣者踴躍參與,以期能經由多元互動,進而提升彼此的思想與知識水平。易言之,是個著重多元互動的活動。

畢竟,這是個科技與知識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只有匯合各方面的知識與意見,方能經由互動的學與問,來彼此激盪,向上提升。這個文史經教政講壇,是個非常利性的公益活動,希望能藉此提升國人對歷史文化的感情,對家國的溫情,以及對知識與學問的熱情,進而有助於打造有活力的社區、民主法治的國家與優質的公民社會。為此,國民素質的提升自不待言。

有道是有什麼樣的國民,便有什麼樣的國家、社會、領導人與領導層。要伸言之,國民的態度與厚度,決定國家與社會的高度與文明度。在多元文化、族群、教群的國家,只有國民普遍上具有文明的厚度,方可能成就多元共生,和諧共進的典範。

大馬若能實現這個典範,這個成就將足以成為國民認同與團結的基礎與自豪之處。但願這個論壇,能為實現多元共生、和諧共進的引玉之磚,也希望它能為其他社團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帶著好學的精神,按時複習學過的東西,也藉機溫故知新,不是件很愉悅的事麼?新朋舊友,共聚一堂,共學共勉,不也是件很快樂的事麼?心動不如行動,朋友,你是否該動起來了?你的社團與社區,是否也是時候該動起來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