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上海電信百事應信息有限公司(下稱"百事應")位於中國電信信息園區的呼叫中心,就好像是走進了一個熱鬧的集市,800多個呼叫坐席按照不同的承接項目被有秩序地安排在不同的房間,走進其中一間,此起彼伏的電
走進上海電信百事應信息有限公司(下稱"百事應")位於中國電信信息園區的呼叫中心,就好像是走進了一個熱鬧的集市,800多個呼叫坐席按照不同的承接項目被有秩序地安排在不同的房間,走進其中一間,此起彼伏的電話應接聲不絕於耳,一旁是WiFi客服項目組的團隊,一線的坐席人員頭戴耳機話筒正在耐心地回答來電者的咨詢,另一旁則是友邦贈險的項目組團隊,他們在給電話那頭的潛在客戶推薦合適的險種。
類似這樣的呼叫中心百事應,在上海布局了6處。據百事應市場部經理劉倩介紹,一般在線合作項目一年有60∼70個,目前日常運營的項目超過40個,另外還有不少短期合作的項目,類似活動展覽、市場調查、理財推薦等。而在這背后則是一個擁有超過2000坐席的龐大隊伍。
劉倩告訴記者,從事呼叫中心外包服務百事應已超過10個年頭,從原先僅有幾十個坐席到今年已擁有2080個自有坐席,外包服務對象也逐漸覆蓋多個行業比如房產、金融保險、制造業、航空、汽車等,甚至開展了一些與政府部門的合作,比如承接2008年上海世博會熱線。
作為人力密集型企業,百事應也有自身回避不了的問題。百事應綜合管理部鄭麗紅向記者坦言:"我們每個月一線坐席人員的流失率在6%∼8%左右,年流失率則在48%∼55%左右。"這也就意味著,百事應每年都有近一半的一線坐席人員離職。
這還并非最壞的情況。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呼叫外包服務行業平均一線員工年流失率普遍在60%以上,月流失率也接近15%。
分析其中的原因,鄭麗紅直言,一線坐席人員往往工作內容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工作性質較為枯燥單一,但這卻是業務屬性所決定的,很難在實質上有所改變。"一般前來應聘的多是一些專業性背景不強的畢業生,他們大多把這份工作作為一種工作經驗的積累,工作一至兩年后就會選擇離開。"鄭麗紅說。
據她介紹,一般新入職的坐席人員需要接受3天的入職培訓,同時根據服務項目的不同,接受客戶方的業務培訓,短則3∼5天,長則需3∼4周,培訓期間將安排階段性的考核,涉及打字速度、普通話水準、專業知識等方面,評估合格者方能正式上崗。此外,還有一些類似呼叫技巧、營銷技巧的提升培訓課程。
呼入語音坐席每天的通話時間、通話量,呼出語音坐席一天的呼出量、成功率都會作為每個員工的業績考核,計入每月的績效。
一旦正式上崗后,一線員工的工作流程就被固定了下來。
劉曉燕已在百事應工作了近4個年頭,從參與世博熱線呼入服務開始,其已參與了10個不同規模的服務項目。她告訴記者,一線坐席人員一天的工作相對固定,比如一個呼入語音坐席人員早晨在結束了每日固定晨會后,便開始按坐席要求接聽電話,其間會按照工作時長有間隔性的休息。唯一不同的是,呼出語音坐席人員會按照工作時長有半小時的拓展時間作為放松。"一般項目壓力越大的團隊,其相對而言休息調整的時間也就越多。"劉曉燕說。
人力資源流動過快還是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百事應的發展和擴張。劉倩告訴記者,企業也曾遭遇合作項目臨時短缺人員的窘境。"我們只得向同行借調或是與我們長期合作的學校聯系,抽調一批學生做短期培訓。"
鄭麗紅坦言,針對工作內容、用工模式無法改變的情況下,人力資源短缺的限制問題,公司也在不斷地調整措施中。比如縮短面試到培訓上崗之間的等待周期、增加培訓的批次、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等。
相較於工作一兩年就離職的員工,劉曉燕4年的工作任職已算得上是老員工了。提及其中的緣由,劉曉燕指出,企業明確的晉升通道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經過4年的鍛煉,目前其已從一名普通的一線坐席員工跨入儲備干部的隊伍中。
據鄭麗紅介紹,表現優秀的一線員工可輪值擔任班長、質控員、培訓師,并列入公司的儲備干部行列,同時公司內部有公開競聘機制,任何崗位的員工均可參與競聘,綜合考核通過的員工則可直接晉升該競聘崗位,以此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在人力資源的拓展方面,百事應也在多渠道方面下工夫,借此破解用人困境。
據劉倩介紹,目前公司已與上海10家中介機構合作,包括通過外省市輸送人員的渠道,借助不同的渠道資源網羅人力。此外,有部分合作的定點學校已開設呼叫專業的課程,為公司對口輸送畢業學生。
另外,百事應也計劃將業務拓展到其他城市,通過與當地企業的合作,結合當地的資源及人才,將平臺和技術運用到當地,再將管理經驗輸出,用合作的方式解決人員問題。"我們還在考慮做離岸呼叫外包,把業務拓展到國外。"劉倩透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