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旁的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大夏館,川流不息的學生人潮,似乎暗示了不少潛在商機。除了在各樓層間穿梭,學生平時最喜歡窩在位於地下4樓的數位學習中心,這裡也是大家戲稱全國大學中唯一供應咖啡與鬆餅的圖書館。這個位在圖書館內供應輕食的咖啡吧,產生自文大推廣教育部校內舉辦的創業競賽。
創業一家親
「我的姪女佩芬一直想要創業,開設一家優雅時尚的甜食咖啡館。以前討論過幾次,也一直在尋找適合的機會,剛好學校舉辦這個創業競賽,獲勝者不但可以免費獲得校內場地一年使用權,還有獎金與學校提供的設備,我們就決定以BestForYou的名義參賽,試試自己的能耐。」蘇映慈露出滿足的笑容,邊分享她們最初的創業緣起。
決定參賽之後,基於凡事都要做到好的個性,讓蘇映慈下定決心要贏得比賽,找了另一位也就讀文大的親戚,加上佩芬,湊成創業團隊。因獲勝隊伍需要實際投入經營,這個創業競賽除了要提供創業計畫書(Business Plan,BP),還要舉行試吃競賽投票,讓參與的評審與校內師生職員實際投票。團隊首先在試吃中勝出。
客戶需求導向
「企劃參賽時,打算走比較高檔健康的路線。從海鮮濃湯、甜點蛋糕到健康蔬果汁,價格上都偏高。」蘇映慈說,為了脫穎而出,她們買了很多的食材,在家中擺出各式各樣試做的點心與飲料,讓家人試吃與提供建議,這讓她們獲得了創業競賽評審們的肯定。但BestForYou正式經營後,規劃做了很大調整。「評審老師應該有發現,當初的海鮮濃湯已不提供了,目前主力的鬆餅與咖啡產品線,原來並不在企劃內。這都是考量市場需求,加上環境限制與毛利要求等條件,才做出調整。」
蘇映慈說,競賽勝出後,規劃重心逐漸朝著市場,要兼顧獲利與可行性。當初評估,主要客群應該是學生與校內教職員。熱門時段集中在兩處:分別是午茶時間以及晚上6:30到8:00左右,即等待上課前的晚餐時段。蘇映慈學過行銷課程,2011年又考進文大生活應用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因此她也進行實際問卷調查;市調的結果,許多同學與潛在客戶反映價格偏高,而原先菜單的食材成本無法有效壓低,因此轉向成本較低的鬆餅。
咖啡飲料也是新增產品。「之前分析過學校周遭市場,高價店家有星巴克;平價競爭對手則有全家、OK及7-11便利商店及其他飲料店,不管是規模經濟或者咖啡口味,都無法做出差異,原先是放棄這塊市場的。」蘇映慈笑著透露最重要的改變關鍵─還是在客戶!因為學校執行長及一些行政單位希望有咖啡,所以還是設法解決相關問題。如要供應營業所需的咖啡或茶,穩定的熱水與咖啡機是不可少的。BestForYou試過了好幾家的產品,評估後可用的咖啡機器要價都在20萬元以上,最後透過學校協助,解決機器採買。
賺錢才能存續
「市場力量真的很大,當初評估無法做的商品,現在成了主力,而且獲利還不差,真是意想不到。」蘇映慈在感嘆著客戶力量的當下,也表現出創業者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雖然學校提供了很好的場地,不但是圖書館中獨家美食供應商,且第一年免交場地使用費。然而,位在地下4樓圖書館內,也限制了潛在客群。為了早日達成損益兩平,映慈與佩芬不定期向學校輔導顧問(校內相關科系專任老師)請教,也同時不斷思考如何擴大營運的規模。
仔細評估毛利率
贏得創業競賽後,開始面對成立公司的問題。蘇映慈的考慮從實際營運需求出發,評估所需營運資金,估計約40萬元就足以應付初期需求。對蘇映慈與佩芬來說,因為過去都有工作與積蓄,兩人的資金充足,就完全以自有資金投入,未作任何借貸。考慮到兩人平均的投入,將股權設立成均等,但是在未來營運方向上若出現爭議,也可能是潛在的問題點。因映慈過去曾任職於會計事務所,從營業項目、公司名稱登記都不假手他人。「一般來說,可以委託會計事務所,大約2、3萬元的籌設費用,但因我自己都很清楚,所以就自己來,省下這筆開支。」初期的資金規劃,先以基本運作所需,加上預計應付2個月的周轉金,計算出最初的資本額,兼顧了稅務上的考量,決定以行號的方式運作。之後,隨著後續營運的擴大,兩人又分別投入5萬元。
開始營運後,為了針對營運狀況分析以及制定下一步的行銷策略,BestForYou針對所有銷售的項目都做紀錄,也在營運2、3個月後開始分析產品線的毛利與銷售趨勢。「老師建議我們要做紀錄,因為各產品營收代表客戶的需求與偏好,扣除各產品本身的材料成本,可以得到初估的毛利以及計算毛利率。」蘇映慈表示,營運前並沒有清楚的營運目標,初步上軌道以後,才能較有效地分析每月營收目標。校方未收場地使用費,因此主要的固定開支來自人力的費用。兩人計算過各自在外工作的機會成本後發現,若自己投入經營,成本過高,所以找了佩芬以前的同事作為主要固定人力。除了固定人力成本,其他,大多為各自產品的材料成本與包裝成本,也就是變動成本。
開發新產品線
為達成損益兩平目標,蘇映慈計算每月粗估需要達成的營收,及根據過去平均銷售毛利率,來計算每月業績目標。在這階段,各產品線(如飲料與鬆餅兩大產品線)的毛利率大概都比較清楚了,但是還沒有走到提升毛利率或者引導客戶朝向高毛利產品的階段;思考的重心,還在如何有效提升營收,降低固定成本在總營收中所占的比例,伴手禮產品也是在這樣的思維下產生的嘗試。
從BestForYou的個案中可以觀察到,就算做了很多事前準備,在正式啟動以前仍難真正了解客戶反應。微型創業初期,最重要的是先踏出第一步,並保留足夠的財務資源來因應客戶與市場的需求。思考圍繞著客戶的意見改良,確保執行的操作流程以及品質,逐步調整到可以損益兩平。第一階段達成後,才轉向提高營收與增加獲利。若在創業初期就將目標鎖定在提高獲利,很可能因好高騖遠或叫好不叫座,導致創業資金耗竭。(選自《創新發現誌(idea)》月刊2012年3月號ideas.org.tw,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進修部財金系助理教授、系所發展中心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