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端盤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學者認為這是產業結構轉變的必然發展,但是年輕人投入餐飲業不要只被高年終獎金吸引,畢竟能拿到高薪的是少數,要在餐飲業出頭天必須要真的有興趣,而且有創意。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餐飲業早期以小吃攤和早點店等微型創業為主,但因為王品、吳寶春等成功範例,現在許多人視餐飲業為幸福產業和創意產業。
寶華綜合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年輕人熱中投入餐飲業和國內外食人口增加,餐飲市場不斷擴大有關,媒體過度報導某些餐飲集團高年終獎金,也會吸引年輕人想要投入餐飲行列,更重要的是國人喜歡創業當老闆。
有製造業大老闆對於年輕人把開一家咖啡廳當作人生志向感到憂心忡忡,是否過度熱中餐飲業會影響國家競爭力? 劉維公說倒也不需要那麼擔心,我們不一定要走製造業大國路線,發展成為服務業大國也是選項,更不必把餐飲業當成小兒科產業,如果發展得宜,餐飲也可以變成像麥當勞或星巴克一樣的跨國連鎖企業,產值不一定比製造業低。
梁國源表示,產業結構重視平衡,人才過度聚集某種產業都會失衡,但目前失業率算是偏高,比較沒有人才排擠的問題,年輕人嚮往投入餐飲業還不至於影響到製造業發展。
梁國源說,社會觀念改變,多元化開放觀念認為行行出狀元,餐飲業被視為是有機會的行業,這本是好事,但從反面來看,一窩蜂則不見得人人可以出頭天,從事餐飲要真的有興趣,有創意,那一天出師了,甚至獲得例如米其林等國際認證,這樣的創業成功機會比較大。
劉維公認為,絕對不可小看餐飲業的國際競爭力,發展餐飲可以結合農業、觀光旅遊業等,但重點是,要發展出精緻具原創和跨業的餐飲,否則可能會淪為早餐店等微型創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