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雪雯2012/03/16
既然稱做「熱錢」,就算被迫投入台股,也不可能進行長期投資(依照國內的投資習慣,中期投資期間大約是3個月),比較會採取「打帶跑」的策略。且會選擇基本面還不錯,漲幅不多的「落後補漲產業龍頭股」。
3月13日媒體報導:央行總裁彭淮南在12日前往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時指出,外資匯入後,沒有投入股市的資金為1700億元,其中有1200億元的正常水位,意指動向不明的熱錢大約有500億元。
彭淮南甚至形容這些熱錢,就像「大白鯊跳入小池塘一樣,已經造成新興國家外匯市場的「水花四濺」,可能會影響到金融的穩定。因此,中央銀行也將會密切關注這股資金的流向。
而根據彭博資訊編纂的資料,今年截至3月7日為止,亞洲8個新興國家股市當中,以南韓股市最為「吸金」,外資流入金額達91億美元,推升首爾KOSPI指數在同期間勁揚8.6%。至於印度股市,則以外資流入74億美元居次,讓孟買Sensex指數同期間上漲11%。
不過反觀台灣,加權指數從底部開始回升了大約不到三成的空間。彭總裁說年初至今,外資流入的熱錢大約有500億元。儘管無法了解這數字從何而來,但是,彭總裁既已開口,就表示這些熱錢並未全進入台灣股市,而是彭總裁最不樂意見到的「炒匯之用」。
根據彭總裁過去的行事風格,如果外資熱錢不進入股市投資,而只是想要搭台幣升值(市場上預期美元兌台幣匯率有可能升到一美元兌26~27元左右)的順風車而炒匯,一定會被彭總裁所驅趕。
但是,既然稱做「熱錢」,就算被迫投入台股,也不可能進行長期投資(依照國內的投資習慣,中期投資期間大約是3個月),比較會採取「打帶跑」的策略。也就是說,國外熱錢的操作模式,也是跟國內主力作手的做法相同-萬般拉抬總為出。
再加上目前台股指數從低點開始起算,漲幅已經超過1600點。就算目前不是頭部,也至少是波段的高點,不太可能還處於「底部」地區。然而,如果仔細看不同的類股,甚至是同一類股當中,有些可能已經是處於「山頂」的位置;有的還可能只在「半山腰」。
所以,下一階段外國熱錢會投入作價的標的,勢必不可能是這一波漲幅已大,且「位置」已經相對較高的類股或個股,因為這樣一來,就是在幫國內主力作手抬轎及出貨。
反而是基本面(產業前景不錯、有利多題材,同時不能只看營收成長,更應該重視利潤的提高)還不錯,漲幅不多的「落後補漲股」。並且,所選標的還必須是各產業的「龍頭股」。這是因為市值高的股票,每日成交量較大,資本雄厚的外資才不會有「流動性風險」(賣得掉)。
如果從以上的標準來看,傳產、中概、金融(但因為雙D「慘業」的影響,最好是避開官股銀行),甚至是電子類股中少數產業前景「紅通通」的行業(例如4G題材…),是投資散戶可以參考的標的。如果投資人真的沒空一一做功課,可以詢問業務員有哪些類股或個股,有同時符合以上標準?
當然,對於投資人來說,搶賺短線財最重要的原則,還是「買低賣高」。對此,市場老手提供了以下幾個進、出場的指標:
一、進場時點除了參考「基本面沒有變化」之外,投資人還應該掌握住「融資減少、融券增加(或是資、券同時增加)」,以及「買黑(股價下跌)不買紅(股價上漲)」兩大原則。
二、如果個股爆大量收「黑K(表示收盤價低於開盤價,開高走低)」,就算股價越過新高(點),就表示有人在出貨了。投資人最好仔細翻閱一下當日該股的進出資料,看看是誰在出貨?一般來說,如果是「資增、券減」,代表許多散戶看好,紛紛進場買進。此時,冷靜的投資人反而應該要「反其道而行」才是。
三、當然,股價波動瞬息萬變,非常有可能會受到中場消息面利空、利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股價出現意外大漲及大跌的情形。所以,投資人如果發現個股股價越過(或跌破)近3日新高(或新低),其實都需要再觀察個3到5天。
就以「成交爆大量,但股價不跌(價穩)」為例,很可能是新一波段大漲的前兆,投資人手中持股其實還不需要急著賣;如果股價已經跌破近3日低點,或是日均量跌破5日均量,都是應該停損賣出的訊號。
延伸閱讀:
.三大要訣 拒當熱錢犧牲品
.站在浪頭前!3分鐘了解投資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